校訓:自強不息厚德載物
校慶:4/29
校徽:(新竹) (北京)
校歌:西山蒼蒼 (汪鑾翔 詞;張麗真 曲)
兩岸清華使用相同的校訓、校慶、校徽、校歌。
足跡
本次造訪前後進了清華兩回,初回造訪是無人導覽如無頭蒼蠅亂跑,只逛了清華園、老人學研究所(事前沒做功課);再探清華是由當地大教授引導,不花兩小時就逛了日晷、清華學堂、大禮堂、聞亭大鐘、水木清華、近春園、荷塘月色、晗亭、工字亭、主樓、紫荊公寓、桃李園,對於這次能夠雞犬升天,真的感到相當幸運。
初回造訪
(中關村)主校門、中央主樓、二校門(清華園)、郵局寄明信片、老人學研究所。
清華大學(中關村)主校門
校園內掃街車
清華園(二校門)
原先的清華園被文革推倒了,現在豎立的二校門是後來重新立的。台灣新竹清大在圖書館前鴿子廣場也有一座象徵性的清華園,整座的尺寸大概等同北京清華兩旁的小門,至於哪一座的歷史比較長,暫時還找不到資料,有志者可以去查閱清大數位校史館。
明信片
在郵局買了張明信片想要寄回台灣,要投入郵筒時,遇到跟入關時一樣的猶豫狀況,國內OR國際?三位台灣人與一位香港人討論結果是,跨海應該就算國際吧!反正郵遞區號簿本也查不到台灣。大約花了一周的時間才寄到。
校園建築
清大裡面就像是一座小城市,除了氣派的教學行政大樓外,住滿超過一萬人的紫荊學生公寓、校內超市、教師平房宿舍等,佔地廣闊404.4公頃(新竹清華41.7公頃)。其中不少房子就像圖中的中式平房,如果說北京大學的建築是皇式風格,清華大學就顯得格外平民風了。
路邊攤
除了學生超市之外,校園內還有人在路邊擺攤賣青菜地瓜。
老人學研究所
除了國畫與中式家具之外,所內還聽得到國劇的演出;對於逛累的我們來說,坐在太公椅上休憩真是跟老人一樣啊!
二回造訪路線
西門、日晷、清華學堂、大禮堂、聞亭大鐘、水木清華、近春園、荷塘月色、晗亭、工字廳、主樓、紫荊公寓、桃李園
清華學堂
最早的教學大樓,現在還可以正常使用呢!
裝置藝術:悟
北京清華以理工見長,希望學生不要變成腦袋中只有0、1的理工宅作為創作理念的作品。
朱自清
在水木清華的扛棒對面,看起來很孤獨耶!
近春園遺址、晗亭等處因天色昏暗而沒有好的照片給看。工字廳是遊客勿入之處,然而因緣際會之下,得以造訪,看了鎮廳之寶鄭板橋作品。
桃李園
紫荊學生公寓區的餐廳,內外場的服務人員總數就超過三百位,裡面除了一般的學生餐點外,也有高級餐廳,完全慘電小吃部、水木、風雲樓等新竹清華的餐廳。然而不到九點,一二樓的餐廳就關門不做生意了,人去樓空。
後記
兩邊清華比一比,北京清華在不少地方都大勝台灣。其中北京清華的學生幾乎都是各省城狀元的天之驕子這點,對於身在台灣清華的學生們,真的要好好珍惜國家資源,不要沒事就亂寫BLOG,應該要好好努力早點畢業才是。
延伸閱讀